編者按:發展青睞奮斗者,成功偏愛追夢人。在奮進“第二個百年”新征程趕考路上,今年,長沙市天心區委作出了深入實施“五個三”戰略干出一個新天心部署。為展現天心區上下在狠抓落實、提升效能中扛牢發展之責,奮力譜寫建設“智慧天心、融城核心”新篇章的風采,紅網長沙站聯合天心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報道,用筆和鏡頭記錄天心區各級各部門奮力實施“五個三”戰略的生動實踐。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彭佩 通訊員 李康 長沙報道
(相關資料圖)
“愿我如長風,渡君行萬里”,這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長風渡》的劇名來源,也是長沙市天心區人社局民生工作的充分體現。
“顧大局,切實服務全區發展。”2023年3月,天心區委書記吳新偉專題調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時,對人社局提出殷切期望。天心區人社局將此作為“航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名為“民生”的渡口里,做盡職盡責的“奮楫者”,竭盡所能為人民“渡”來安全感與幸福感。
3月,天心區委書記吳新偉專題調研全區人社工作。
以“青春潮涌·消匯長沙”為主題的“春風行動”暨新消費人力資源服務專場活動,打響了2023年就業工作第一仗。
穩民生之本 “渡”就業“春風”
2022、2023年,天心區連續兩年獲得長沙市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真抓實干獎勵。2023年,全區實現城鎮增新就業93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6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470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天心區委務虛會提出“五個三”總體戰略,其中全力筑牢民生保障基礎是重要一環。天心區人社局一邊積極思考,一邊努力踐行“民生渡”之就業“春風”。
2月11日,以“青春潮涌·消匯長沙”為主題的“春風行動”暨新消費人力資源服務專場活動,打響了2023年就業工作第一仗。活動扶持新消費經濟與促進就業結合,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積極參與。活動中,200余家企業提供了2萬余條崗位信息,活動獲得了超千萬的互聯網關注流量,為新消費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得到了省市人社部門的一致好評。
乘著這股“春風”,人社局緊接著圍繞高校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群體積極搭建招聘平臺,組織線上線下專場活動。在“春風行動”期間,共計舉辦了線上線下14場招聘會,提供了6萬余個就業崗位,達成1.9萬人次就業意向。
長沙新消費零工市場。
作為“民生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天心區人社局順應“零工經濟”的發展趨勢,構建了長沙新消費“就業+”零工服務新模式,首創長沙新消費零工市場,打造以就業為龍頭,集就業、培訓、住房、健康、保險一體化的新消費產業平臺服務模式,促進產業與就業深度融合發展,實現線上云招聘、線下專場招聘雙軌并行。目前,線上平臺納入了590家用工體信息,提供了4.6萬余個就業崗位,為5.5萬人提供了就業服務。同時,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生態圈”,構建了5個“社區就業微市場”,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崗位對接、職業培訓、政策宣傳、勞動維權等全鏈條綜合就業服務生態體系,努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6月9日,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舉辦高校畢業生職業指導講座和專場招聘會。
舉辦長株潭新消費經濟文化創意產業創新創業人才訓練營。
“民生渡”解決就業離不開政策的引航。天心區人社局積極開展“人社服務百人千企專項行動”和“一個黨員一面旗、服務企業促發展”常態化聯系服務企業工作,把“惠企政策口袋 書”和勞動用工指導手冊送上門。在畢業季,送政策進校園,在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科大、湖南女子學院等高校舉辦政策宣講會、職業指導講座,宣傳促進就業和扶持創業的政策規定,激勵大學生就業創業。同時天心區人社局主持建立長株潭創業聯盟,整合創業服務機構和組織、創業平臺、創業者及創業導師資源,舉辦長株潭創新創業訓練營,為創業者提供多元化服務……
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群眾真心點贊。
“送法進工地”,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捍衛勞動者 揚法治風尚
“法者,治之端也。”“民生渡”的正常運轉需要法律作為民生的“最后一道防線”,“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一靠規范執法,二靠普法懂法。”吳新偉在調研人社工作時說道。今年以來,天心區人社局三措并舉,打出了法治保障民生的“組合拳”。
第一拳,嚴執法,強監管。天心區人社局加大了根治欠薪力度,及時調解矛盾糾紛,依法查處欠薪違法行為,處理農民工工資拖欠事件9起,涉及農民工50余人,涉及工資金額357余萬元,處理日常舉報投訴線索2026條,傾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加強了對新開工項目的日常監管,核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970.445萬元,保證金繳納和工資專戶開設率高達100%。
第二拳,重調解,促和諧。通過成立勞動糾紛調解室、打造街道調解中心、組建訴源治理工作站、設立多元化調解點等一系列措施,構建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機構體系,為天心區營商環境強區、和諧天心區關系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以來,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糾紛案件666起。
第三拳,強宣傳,抓防范。天心區人社局面向市場主體、勞動者廣泛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開展“誰執法誰普法”“送法進工地”等活動,指導用人單位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引導農民工主動依法維權,營造人人懂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社會保險服務大廳窗口。
筑牢“民心”墻 護民生安康
現代化新天心的三大遠景之一就是讓人民群眾過上“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高品質生活。
風平浪靜的“民生渡”離不開社會保障這堵“擋風墻”的庇護。作為“民生渡”的建造者,天心區人社局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與區委務虛會的要求,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積極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至2023年初,全區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8%以上,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實現了“19連漲”,達到每人每月258元,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1737元/月。人社局還出臺了《切實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線。
“您好,我是***,衷心感謝區人社局社會保險科,熱心、溫暖、為人民著想,以最快的時間,迅速響應人民群眾的訴求……”近日,天心區人社局收到了一封來自群眾熊先生的手寫感謝信,感謝天心區人社局工作人員為其迅速解決失業保險和申報社保的相關問題,服務態度懇切、問題解決迅速,讓其動容。
“非常感謝天心區勞動糾紛調解室的調解員,調解工作真的很給力,辦事效率非常高!”……一句句感謝,是群眾的真情認可,也是天心區人社局熱情服務、一心為民的縮影。在包工頭跑路情況下,多方調解幫助雜工班組獲得甲方認可并現場領取報酬;幫助農民工追回拖欠1年的工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面的政策講解、就業幫促服務……今年以來,天心區人社局收到了群眾各種形式的點贊200余次,為群眾解決了勞動人事爭議、農民工工資拖欠、退休辦理梗阻、社會保險疑難雜癥等問題。同時,辦結了12345工單5169件,群眾滿意率評價100%。
天心區網信工程專業技術職稱培訓現場。
引智聚賢才 建人才“高地”
“尚賢者,政之本也。”2023年初天心區委務虛會上提出,要打造“三個高地”,其中,人才發展高地就是天心區人社局的構建目標,也是筑牢“民生渡”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天心區人社局堅持“招才引智聚賢才”。從去年至今年初,人社局連續開展了2次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招錄了碩士研究生 21名、本科生 42名,招引博士人才 4名。今年以來,公開招聘教師506名,其中特殊人才、名優特教師150人,大大補充了天心區的師資力量,完善了教育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天心區人社局加大了人才服務力度,高效落實省市區各類人才政策。今年以來,發放各類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608.92萬元,專業職業技能晉級獎勵1.5萬元,為轄區267人成功認定初、中級職稱,做好了人才激勵與保障工作。
此外,天心區人社局還配合全區深入推進了“天心紅”人才工程體系,圍繞“訪院士、聚謀士、引博士、崇名士、匯賢士”,營造了“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人才力量。
“堅持把服務民生、改善民生貫穿人社工作始終,讓人社服務浸潤民心,溫暖民心,是天心區人社局所有干部職工一貫的作風和情懷。”天心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文莉表示,“我們將持之以恒、不遺余力地辦好每一項民生實事,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天心區人社局將更加努力“搶拼敢干”,在“干出一個新天心”的新征程上,全力以赴、全力沖刺,筑牢為人民遮風避雨的“民生渡”,不斷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