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校都曾經面對或正在面對校區發展空間明顯不足,搬遷新校區或成為一個最佳解決方法。
(資料圖片)
不過,高校搬遷,不僅僅是辦學地點的變更和人員的搬遷,其背后的軟硬件問題都不容忽視。首先,大多數高校都是往郊區或者遠城區搬遷,學生出行難、教師上下課出行不方便就成了一道難題。如果教師住在學校或學校附近還算是好的,如果住在城市中心,每天在城區和校區間奔忙,一下課就回城,偌大的校園只留下學生,學生們就無法體會到寄宿制大學學習的真諦,沒有和教師共同學習、生活、成長的空間。
在很多人看來,新建校區已經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對學校自身發展來說,肯定是件好事。
近日,從江蘇宿遷傳來消息,當地的一所地方性高校宿遷學院新校區正在加緊建設當中。
據悉,該校區總占地面積約2600畝,總投資約60億,包括宿舍樓、教學樓、食堂、學院大樓等硬件設施。該校區一共分為四個校區分期建設,計劃將于2025年全部建成,并在當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這也在很多當地人看來,一所高水平、高質量、頗具期待性的地方性院校即將到來。
宿遷學院是一所創建于2002年的全日制省屬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坐落在名氣不算太大的地級市宿遷。宿遷雖然名氣不大,可宿遷學院卻是當地一所堪稱“逆襲”的院校:學校創辦于2002年,直到2014年教育部才正式批準宿遷學院成為一所民辦本科院校,2018年學校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在經歷了18年的發展后,終于在2020年成為了一所公辦本科院校。
2002年創辦之初,宿遷學院采取的是“八校聯建”的辦學體制。即由蘇州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等八所省屬高校與學院合作舉辦本科教育。這也注定了宿遷學院的辦學規模和性質,跟其它民辦院校不太相同。
現在的宿遷學院已經發展成了一所綜合性的普通高等院校,涵蓋工學、文學、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4個省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建設點、3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品牌專業。
在軟科大學2023排名中,宿遷學院排在全國406位,相較于2022年位次變化不大。
作為一所二本院校的“新生”,宿遷學院雖然名氣沒有其它江蘇高校那么大,卻憑借著較好的學習氛圍、超高的四級通過率得到很多在校生的好評。
有很多網友表示,就算宿遷學院的四級通過率很高,但也說明不了什么,畢竟江蘇考生的英語底子都是很好的,靠吃老本是完全沒問題的。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宿遷學院的學習氛圍、校風建設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全國范圍內,從民辦院校轉設為公辦院校的例子就不算太多,宿遷學院就是其中的一所,也是宿遷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值得大家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