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16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湖南張家界(慈利)站在陽和土家族鄉漁浦村落成。
全國鄉村建設高校聯盟專家、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原副司長劉曉山,張家界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傳榮,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部長余瀟瀟,湖南省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處處長唐蓉,慈利縣委書記侯鐵夫,慈利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愛民出席落成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上,侯鐵夫代表縣委縣政府對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湖南張家界(慈利)站的正式落成表示祝賀。他指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湖南張家界(慈利)站落成啟用,既是校地青年共謀發展的成果,也是校地人士精誠合作的見證,更是慈利鄉村振興揚帆遠航的新起點。他希望,清華大學一如既往地支持慈利鄉村建設發展,持續加強對工作站設施建設和長期運營,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探索打造鄉村振興的“慈利樣板”。
李傳榮要求,慈利要豐富好、利用好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這一平臺,全力支持工作站的工作,緊扣發展所需,實現精準引育,深入推動鄉村產業人才倍增工程,出臺基層人才服務專員和市派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實現科技人才服務覆蓋所有鄉村,讓各類人才有空間盡展其能;要圍繞人才評價、使用、服務、關懷等方面,一體優化形成具有張家界特色的政策舉措,推動人才工作與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同頻共振,充分展示張家界的愛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誠,讓各類人才匯聚張家界,安心扎根張家界發展。
余瀟瀟對慈利縣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張家界(慈利)站能夠成為深化校地合作的根據地,能夠成為鄉村振興標桿范例的誕生地,能夠成為新一代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服務社會的起源地,讓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等青年人了解鄉村振興、關注鄉村振興乃至投身鄉村振興,讓張家界(慈利)站成為他們人生事業方向的轉折站。
長劉曉山要求,慈利要把握發展機遇,主動作為,利用好平臺,發揮出平臺優勢,明確目標,凝聚合力,吸引更多人才力量投入鄉村振興事業當中。
活動還為校方、地方、校友會三方站長頒發了聘書,為榮譽村民頒發證書,榮譽村民代表進行了發言,全體人員參觀了漁浦書院。
鄉村振興工作站是清華大學首創的模式,目的是打造公益性、開放性、長效性的服務平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湖南張家界(慈利)站于2021年落地陽和土家族鄉漁浦村,是湖南省內首個落地的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落地2年來,清華大學赴慈利支隊進行了5次實踐,包括包裝設計、品牌建設、線上云課堂等多種方式,有效豐富了鄉村振興的思路,為未來產業結構調整,教育培養方案制定提供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思路。
(李欣雨 戴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