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末,比亞迪(002594)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0.79萬元,凈利潤-2746.49萬元,而其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D,償付能力不達標,也是國內第9家償付能力不達標的財險公司。”
【資料圖】
耗資36億元收購“易安財險”之后,比亞迪財險更名后首度披露業績報告。
近日,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披露了2023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這是“易安財險”變身比亞迪財險后的第一份成績單。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比亞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0.79萬元,凈利潤-2746.49萬元,而其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D,償付能力不達標,也是國內第9家償付能力不達標的財險公司。
01
—
二季度凈虧超2700萬元
償付能力好轉但仍未達標
比亞迪財險的前身為易安財險,是國內4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2016年2月獲批開業,注冊資本10億元。
作為國內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龍頭車企之一,比亞迪汽車為收購“易安財險”曾耗資36億元,也正是在比亞迪接盤后,比亞迪財險的經營水平全面好轉。
根據其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上半年,比亞迪財險實現保費收入60.79萬元,實現;凈利潤-2746.4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二季度末,比亞迪財險凈資產轉負為正,由一季度末的-1.66億元增長至3.47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同樣大幅提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949.54%,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數據為-428.59%。
不過,按監管規定,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一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要求的,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比亞迪財險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D,償付能力不達標,成為繼安華農險、富德財險、華安財險、都邦財險、珠峰財險、渤海財險、前海聯合財險、安心財險之后的第9家償付能力不達標的財險公司。
02
—
月薪最高7萬元“招兵買馬”
今年7月,比亞迪財險發布變更注冊資本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司擬增資30億元,若順利完成,公司注冊資本將達到40億元,而40億元的注冊資本規模在比亞迪財險目前所屬的四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中僅次泰康在線,排名第二。目前該增資事項仍待國家金融監管局批準。
人事方面,7月下旬,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行政許可,批復了比亞迪財險4名董事和3名監事的任職資格,償付報告中提到,比亞迪副總裁、財務總監周亞琳已出任比亞迪財險董事長,同時,副總經理劉東才、總精算師曹莉莉、總經理助理岳云峰、財務負責人仇傳喜、審計負責人徐英杰等人依次出現,但總經理一職則暫時空缺。
目前,“易安財險”官網正在升級改造中,暫未有“比亞迪財險”的新官網出爐,盡管業內普遍預計比亞迪將布局車險業務,但比亞迪財險目前的經營范圍并不包括車險。
而在近期的招聘啟事中,赫然出現了車險的內容:“從車險理賠角度挖掘汽車產品的優化空間,并推動實施”,顯然,比亞迪已經為此進行緊鑼密鼓的準備,甚至開出了4萬元至7萬元的高額薪酬。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險聯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