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股票正經歷熊市時面臨階段
1)第一輪下跌30%以上,把原有的市場參與者利潤抹去; (2)第二輪下跌30%以上,把市場參與者全部套牢,往往這時候大家以為跌到底部了,抄底情緒上升; (3)第三輪再下跌30%以上,把市場參與者信心打崩潰。有時最后到底部的估值僅為頂部估值的2折-3.5折左右。 技術面和基本面的區別是:技術分析確定入場和離場的時機,基本面分析是確定市場超賣或超買的區域,即可參與的程度。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要嚴格結合2者來做一個股票的后市走勢判斷。 二、不要盲目補倉,學會止損 當買入后出現虧損時,千萬不要急于補倉,補倉是通向破產的快速之路。 當股票漲起來后,不要急的賣出鎖定利潤,可能會錯過更大的利潤。當做空時出現虧損,也不要急的繼續補倉做空。 高手往往會在自己倉位出現虧損時,選擇止損,止損幅度設5%-15%都可以,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有句名言:限定虧損,讓利潤奔跑。有些人看見股票一下跌,就想補點倉位,降低成本。 殊不知,后面還有較大的調整空間。往往才進去,就又被套住了?;顒淤Y金沒有了,只有干等著那天股票可以漲上去。 三、股市生存法則 1、別把大盤看得太重 A股市場變化莫測,大盤失真,已經不能反應出實際的市場漲跌。如果盯著大盤,也許會覺得今天的行情還不錯。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不管行情如何,個股總會有漲有跌,我們要做的是對自己持有或看中的個股進行充分的研究,大盤僅僅作為參考,關鍵是要看好自己手中或看中的個股。 2.忘記建倉成本 很多小散都有盯盤的習慣,心態隨著盤面的漲跌而忐忑,并時刻記著自己的成本,上漲是可以的,下跌是難以接受的。 老是盯著自己的成本,就會忽視“股市有風險”,忘記股價漲跌的規律。 這樣反而會自以為是地自我安慰,該拋的時候不拋、該補倉的時候不補倉,才會在牛市中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忘記建倉成本是為了更理智地分析股價的漲跌趨勢,就好比體育場上忘了起點,才能更有動力奔向終點。 3.生存第一 一個完善的交易體系就像一個水桶,通過一筆筆交易慢慢的積累,水桶里就可以滿了。 但是沒有交易體系的投資者就想拿著竹籃,無論怎么操作,最終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誰都會犯錯,但是很多散戶會在錯誤中無法自拔越陷越深;而聰明的人只會按自己的體系來操作,該止損則止損。 簡單地說,就是第一要學會止損,第二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巴菲特說,投資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保本,第二個也是保本。保住你的本金,在股市中生存第一重要。 4.學會空倉 當自己感到股票很難操作,熱點極其不容易把握,行情沒有主線的時候,就要考慮空倉了。 很多人一天不操作就不舒服,他們不明白,空倉不會踏空,因為大行情往往持續時間長,空倉可以保存有生力量。 空倉的目的不是為了躲避,而是為了“旁觀者清”地去看清股市的漲跌規律。【資料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