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曾冠霖 實習生 宋科鋮)一襲紅衣驚艷雪原,蓑衣斗笠笑傲江湖……今年來,湖南各地文旅局長通過短視頻推動當地旅游資源出圈,收獲了網友認可,也為當地打造了一張張特色鮮明的旅游名片。然而,暑假后,各文旅局長的短視頻大片卻日漸式微,這是為何?8月1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了解。
流量是為了“留量”,撬動旅游消費才是目的
在旅游選擇仍然謹慎的時期,文旅局長們紛紛親自下場,將個人優勢與旅游特色結合,各出奇招,可謂煞費苦心,為的就是提高當地文旅知名度,撬動旅游消費。
(資料圖)
(暑假期間,游客在張家界大峽谷。吳勇兵攝)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歐陽敏對此現象解釋:“長期以來,官員形象一向以嚴肅示人。而這波熱潮里,局長們主動‘脫冕’,在鏡頭前采用跳脫、年輕化的表達方式,顛覆了大眾對公務員的固有認知。網紅與官員兩種人設的交織,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感和沖突感,符合觀者的‘好奇’心理。”文旅局長們的這一奇招也成功為當地引來了流量。
而隨著文旅市場的回暖,人們的出行需求自發提升,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23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比上年同期增長9.29億,同比增長63.9%。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納入監測的416家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1.82億人次,同比增長116.86%;營業收入達214.55億元,同比增長135.01%。攜程數據還顯示,進入6月以來,湖南暑期相關旅游產品搜索量環比上漲。
(暑假期間,張家界武陵源迎來大批游客。鄧道理 攝)
“網紅官員,只是一個說法。其實‘紅’就是一瞬間的事,公務員才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湖南一網紅文旅局長表示,“爆火”出圈只是一種手段,要留住游客的心更多的還是要做好文旅產品。
文旅百花齊放,更多文旅推廣者走到臺前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雖然文旅局長們走向了幕后,但越來越多的文旅推廣者走到了臺前,努力展示所在地區的人文風情和自然景色。
吉米仁增,是一位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文旅局工作的西藏小哥。他用自己的語言和故事,將張家界的美從視頻里娓娓道來“這座山水之城每每給我的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張家界將吉米的心留在了這里。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張家界不斷升級開發著自己的旅游資源,今年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在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帶動下,上半年各項文旅數據全線飄紅。據統計,武陵源、天門山、張家界大峽谷、茅巖河等張家界四大景區上半年接待游客560多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比增長7.59%,與2022年同期比增長417.61%。
山水畫卷,郴州相見。郴州正搶抓承辦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的歷史機遇,錨定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標定位,全力推進“辦會興城”。隨著郴州成為旅游熱點城市,郴州也在盡全力修內功。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各類游客4126.3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28.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4%和60.83%,總量均居全省第二;“五一”期間,全市3個景區接待人次、4個景區門票收入分別位列全省前十。”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海林介紹。
同時,郴州還發布發布《郴州市“引客入郴”和旅游宣傳營銷獎勵辦法(試行)》《郴州市涉旅行業“九不準”規定》、郴州市“郴心服務”12個涉旅行業標準。并為推介郴州的網紅歌手唐藝,授予“郴州文化旅游推薦官”稱號。
一個地方文旅產業的發展,不止要靠文旅局長代言,更重要的是要整頓好文旅市場,只有這樣,千千萬萬的旅客才會主動為地方代言,才能有燎原之勢,讓文旅產業百花齊放。
責編:蘇亮
一審:曾冠霖
二審:丁鵬志
三審:彭治國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