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是經濟的“經脈”,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在包頭,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正通過“物流+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有效整合市區及周邊盟市的物流資源,成為內蒙古最具影響力的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蓬說:“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融合多家物流企業,通過整合供應鏈的形式,為周邊生產制造企業降低物流成本40%以上。物流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城市興,我們正通過‘以港興城’理念助力包頭高質量發展。
雙向奔赴 公路港“落定”包頭
空運有空港,海運有海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應用讓公路運輸有了公路港。在國內,公路港一般指傳化公路港,也就是傳化物流在全國首創的“公路港物流服務平臺”模式。
“傳化集團是一家多產業、多品牌、全球化的實業集團。1997年,為了更好地運輸公司產品,傳化組建運輸車隊,成立了杭州傳化儲運有限公司,開始在物流領域進行探索。”姜蓬說。
2002年,傳化集團在杭州設立第一個物流園區,圍繞著人、車、貨服務,把原本散亂的物流公司引入其平臺,發布貨運信息,司機在這里尋找配貨信息,并提供停車、住宿、餐飲、汽修保養等配套服務,首創公路港物流模式。
也是在這一年,出生在北方的姜蓬考入蘇州一所大學讀書,2006年大學畢業后,正值公路港物流模式在蘇州落地,姜蓬成為2007年蘇州傳化招聘的首批7人中的一員,進入集團工作,并一路跟隨企業成長,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
2013年后,隨著傳化物流在全國開始布點,姜蓬也同公司其他人一道,開始在全國各地考察、洽談、選址。在此期間,姜蓬作為公司北大區人員,經常來到包頭,和包頭有了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2015年,在內蒙古考察一番之后,最終傳化集團將公路港項目選定在包頭。同年,傳化智聯與包頭交通投資集團共同組建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包頭市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分三期建設,除智能公路港外,還包括快遞產業園及汽修區等。
“我們選擇包頭可以說是一種‘雙向奔赴’,包頭不僅在區位、政策等方面具有優勢,同時,包頭是一個工業城市,更適合物流業發展。”姜蓬說。
2018年,作為內蒙古首個公路物流港,包頭傳化物流港項目啟動運營。姜蓬正式來到包頭,任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致力于打造智能物流網絡運營系統,整合物流資源,提升物流運輸效率,降低空載率,改善城市環境。同時,公路港通過提供餐飲、住宿、車輛維修等服務,為進港物流企業和社會車輛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姜蓬說,經過多年建設,目前信息交易中心、司機之家、貨運班車總站、汽配區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雙向奔赴,也為雙方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姜蓬表示,規模小、布局散、管理亂、服務差,這是傳統物流行業的通病,公路港項目的建設,為一攬子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更好的路徑。
如今,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入駐物流企業約60家,覆蓋專線81條。公司還整合包頭市及周邊社會車輛20萬輛,配貨時間從平均72小時縮短至9小時,為生產制造企業降低物流成本40%以上,并開始為烏拉山電廠、明拓集團、希望鋁業集團等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充分釋放出公路貨運的運力。
同時,中通、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已入駐快遞產業園,日平均貨物吞吐量和運單量均居全市前列,產業園成為包頭快遞一級分揀集散中心。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化物流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公路物流行業平臺運營商,實現全國公路港互聯互通和線上線下高效協同,形成中國公路物流新生態。在此基礎上集成物流大數據,支持國家、行業和企業發展科學決策,成為中國物流行業新生態的品牌企業。截至目前,傳化智聯已在全國布局了73個公路港,而包頭成為其在北方公路港中一個重要節點。
各方協力 打造物流新生態
如今,公路港的功能正在逐步演變為城市物流中心,成為區域物流發展的重要載體。
在姜蓬看來,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區位優勢明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我們的公路港位于包頭市中心,南鄰北繞城公路,西北鄰青大線一級公路,距公路港西側1.1公里就是G6高速青山出口,東側7公里是G6高速九原出口。”他表示,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將更好地整合包頭及當地周邊旗縣區物流資源,對外可以輻射整個內蒙古地區,橫貫東西,連接華南及西北腹地。
然而,發展沒有坦途,闖關唯有登攀。姜蓬說,一路走來,破局重塑,再加之疫情紛擾,項目建設同樣經受著種種考驗。
項目運營初期,可以說相當不易。姜蓬拿出自己當年剛進企業四處跑市場的勁頭,和員工一道走進一家家分散在各處的物流企業對接溝通,爭取讓大家進駐到園區。
“我們向大家講解優勢和服務,以及作為政府招商引資項目的利好,一些規模較大的專線企業、物流公司看得更加長遠,愿意進駐這里,和我們一起共同發展。”姜蓬說。
姜蓬記得最初一些客戶剛進園區時,部分倉庫的卷簾門還沒來得及裝上,于是公司職工24小時值守在那里,幫助客戶看管貨物,就此建立起雙方最初的互信。
疫情期間,為了和物流企業共渡難關,公司通過租金打折等方式,為進駐企業減輕負擔。姜蓬說:“特別是2022年,受疫情影響,一些物流企業因為無法將貨物及時送出,導致貨品積存太多,自己的倉庫放不下。我們就騰出一些自有場地,讓他們將貨物存放在那里,一分錢費用都沒有收。”
齊心協力,守望相助,雙方互信更加深入。姜蓬說:“這些企業從一開始進駐到現在,一直都與我們保持著合作,從未離開。”
讓姜蓬欣慰的是,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包頭傳化交投也享受到了青山區政府,特別是裝備制造園區“保姆式服務”,讓他們增強了發展信心。
尤其是當企業有融資需求時,姜蓬與工商銀行包頭分行積極溝通,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工行包頭分行人員與河北滄州工行業務人員相互探討,最終創新應用“項目貸”模式,成功讓企業獲得貸款,為包頭傳化交投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從事物流行業16年,如今四十而立的姜蓬對行業發展也有著更多的思考。“當下,包頭物流業發展大勢向好。特別是近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3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包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榜上有名,更是為包頭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我們要在把握‘時’與‘勢’中順時而謀、乘勢而上,為區域生產、商貿流通和城鄉人居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綜合物流服務。”
在姜蓬看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加快應用,也將孤立的制造業企業和生產服務企業連接起來,形成互聯互通、高效協同的生產服務網絡,從而能以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式分享信息、交換資源,為建設“生產性服務與生產制造協同發展”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帶來發展機遇。
現代物流業既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也是賦能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重要手段。姜蓬說:“下一步,我們將在物流現代化的賽道上抓住窗口機遇、搶占發展先機,吸納更多的企業進駐園區,同時進一步強化公路港信息化建設水平,將園區現有的專線企業、快運公司以及短途配送全面納入傳化貨運網,推動盡快實現網絡貨運、線上交易,以‘物流+互聯網+金融’模式,將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建設成為地區重量級物流中心,推動包頭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為包頭在全國百強城市中不斷爭先進位提供強力支撐。”
(包頭日報記者:張海芳,黃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