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這兩天,工業富聯忙著辟謠。
先是有印度官員對外放風,說富士康的子公司工業富聯要在印度的卡納塔克邦投資880億盧比,要建立一個生產蘋果手機外殼的工廠,這個廠子建立,能夠提供1.4萬個工作機會。
【資料圖】
又有傳聞說,工業富聯要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投資160億盧比,建立一個電子元件制造廠,印度人也挺嗨的,畢竟,這又將是無數的工作機會。
印度是綁定上了富士康,但是富士康似乎并不領情,工業富聯回應,沒有任何投資協議。
這下,尷尬了,但是印度官員的發的推還在有人留言,畢竟,A股的事情,印度并不關心,而他們主要是靠這個來振奮人心。
為啥?印度要的就是“工作機會”。
最近炒的比較厲害的,就是印度的人口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簡單的數字增長,并沒有為印度帶去多少好處。
如果說東亞的中日韓是全球的卷王,那么印度就可以說是南亞卷王,只是,他們的卷,是被動的,因為失業率確實高。
CEIC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41.3%,如果按照14億的總人口計算,印度的參與勞動人口,還不到6億人。
而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2022年印度的15-24歲青年失業率是23%,而來自印度方面的數據則顯示,受過教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18%。
也就是說,上過學的和沒上過學的,都不好找工作。
失業的問題靠什么解決呢?體力勞動。
莫迪政府一直在游說各路制造業到印度去開廠子,除了“印度制造”中的各種產業鏈構建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有,這些制造業工廠確實能夠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
比如,印度期待的工業富聯的880億盧比投資,著重強調的,就是1.4萬個工作機會。
要么考公,要么進廠,而對于印度人來講,還有一條路,可能就是移民了。
國際移民組織的數據顯示,世界上移民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大約有1800萬印度人長期居住在國外,而覆蓋面之廣,可以說印度人“占領”了世界。
因為歷史原因,在英聯邦國家以及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印度裔的比例非常高,比如非洲的毛里求斯、大洋洲的斐濟、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印度裔人口占到了4成以上。
而新移民也大比例上升。
比如富豪移民喜歡去歐洲,去年有至少8000多富豪跑路,勞工喜歡去阿聯酋,900多萬人口的阿聯酋,三分之一的印度人。
技術移民喜歡去美國,硅谷有30多萬的印度打工人,硅谷的公司,也喜歡聘請印度人做CEO,只不過,即便是做了CEO,這些印度人也不會反哺印度,一方面是說得不算,另一方面,印度的營商環境,印度人更懂。
人口第一大國,也確實很喜歡人口輸出。
今年5月份,莫迪去了一趟澳大利亞,當然是奔著所謂的“美日印澳四國機制”聯絡感情的,而副產品就是印度人能夠更加方便地移民澳洲。
人確實是移走了,但是與龐大的人口規模相比,也算不了什么。
而留下的人在印度到底能不能形成人口紅利,還真就不好說,比如印度的專家說,印度要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
所以,印度確實需要富士康,也不得不寄希望于富士康。
只不過,現在還不到印度在富士康身上揩油的階段,印度甚至搞不定富士康,落定的投資都能黃。
印度人也并沒有灰心,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現在印度是全球增長的引擎。高盛也做了一個預測,2075年,印度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等等看,還有52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