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
機構數據顯示,按上市日計,截至8月25日,本周實施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家數為10家,上周、前一周分別是24家、14家。
(資料圖)
市場人士認為,科學合理保持再融資節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圈錢”,保護投資者利益;同時,利于將更多有效資源配置給優質公司,更好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為市場平穩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再融資方式多樣
Wind數據顯示,按上市日計,截至8月25日,本周實施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家數為10家,上周、前一周分別為24家、14家;本周融資額99.84億元,上周、前一周分別是330.34億元和175.98億元。
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主要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發行、可轉債、公司債等。
從本周再融資情況看,三和管樁、金字火腿、中國海誠、海欣食品、創新新材發行類型為定增,東風科技為配股,另有科順轉債、富仕轉債、銘利轉債、星球轉債4單可轉債上市。
從再融資目的看,多為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比如,金字火腿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擬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5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投資年產5萬噸肉制品數字智能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金字冷凍食品城有限公司數字智能化立體冷庫項目等。
多家公司終止再融資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包括民生銀行、中原證券、華鑫股份等在內的多家公司選擇終止再融資計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金融板塊依然是“破凈”高發區,金融股再融資或面臨收緊,加強內生性資本補充將成為趨勢。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部分銀行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均高于監管標準,再融資的緊迫性、必要性不高;考慮到當前的市場環境,較大規模的再融資可能對市場造成“抽血”。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投融資兩端的動態積極平衡。沒有二級市場的穩健運行,一級市場融資功能就難以有效發揮。證監會始終堅持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同時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更好地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強化監管 避免資金空轉
全面注冊制下,再融資發行條件有所精簡,上市公司融資便利性提升、審核周期縮短。在完善制度的同時,監管部門扎緊“籬笆”,避免企業濫用政策紅利,重點關注部分公司過度融資、盲目融資,融資結構不合理,募集資金使用隨意性大、效益不高等問題。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上交所日前就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發布審核問詢函,要求就募投項目、認購對象、融資規模、經營情況、存貨與應收賬款等問題予以說明,并要求說明募集資金補流的必要性、募資規模是否合理,相關收購過程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
“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不合理、非必要融資需求加強審核、強化監管、應否盡否,將有效引導上市公司專注主業,避免資金空轉,侵害投資者利益。”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在田利輝看來,上市公司不應過度依賴融資支撐業務規模增長,而應聚焦主責主業,提高成長性,為市場參與者提供長期投資價值。
上市公司不合理融資的糾偏機制也正在逐步完善。證監會日前提出,突出扶優限劣,研究對于破發或破凈的上市公司和行業適當限制融資活動,并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市場人士認為,一些破發或者破凈的公司,不是發行價過高,就是成長性不夠。這些破發或破凈的上市公司缺乏長期投資價值,繼續“圈錢”不但損害投資者利益,也有礙公平競爭。該項舉措有助于扶優限劣,將有效資源配置給優質公司。
以上為犀牛之星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