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已成為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的關鍵命題。要活躍資本市場,須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質效,進一步引導資源向關鍵領域集聚,從而吸引增量資金流入,進一步強化市場信心。
【資料圖】
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質效,資本市場要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賦能科創型企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資本市場以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為突破口,健全服務科技創新的制度機制,服務實體經濟與創新發展的合力不斷凝聚。如今,資本市場正成為“硬科技”“三創四新”、專精特新“小巨人”聚集地。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上市企業中占比超過七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一批先導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創業板和科創板分別新增上市公司52家和41家,募集資金分別為648.44億元和867.79億元,企業主要聚集在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汽車和計算機等領域。同期,北交所IPO數量同比大幅增長,增幅達121%,新增的42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接近一半。
政策一直在向“新”而行。此前國常會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提出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北交所表示,要研究以普惠金融理念引導公募基金擴大北交所投資規模,激勵各類市場主體投早投小投科技、加大北交所投入;近日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引導私募基金加大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力度。
此外,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多層次資本市場賦能專精特新企業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精特新”專板,適應中小微企業融資需要的可轉債、認股權證、優先股等工具和產品不斷豐富,滬深北交易所、新三板等場內市場對接機制持續優化,區域性股權市場也將更好提升服務優質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質效。
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質效,資本市場要更好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按照統一公司債和企業債、促進協同發展的思路,全面深化債券市場功能。企業債發行審核職責劃轉后,證監會上半年核發了三批企業債注冊批文,擬募資額總計超過1000億元,債券主要投向交通運輸、安置房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5G智慧城市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產業領域,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下階段,伴隨著公司債和企業債協同發展,企業債項目審核注冊將走向常態化。同時,隨著科創債做優做強,發行規模有望穩步提升,發行主體更加多元化,投資者參與度將隨之提升,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質效,資本市場需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向,加大產品創新和制度供給。
中國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曾多次表態,將研究資本市場差異化的制度安排,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大股債融資、并購重組、REITs等產品創新和制度供給,強化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影響力,助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全市場已上市28只基礎設施REITs,累計發行及擴募金額975億元,底層資產類型覆蓋產業園區、高速公路、倉儲物流、污水處理、清潔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消費基礎設施也已納入REITs發行范圍,天虹股份、百聯股份等上市公司公告稱,籌劃發行消費基礎設施REITs。伴隨更多資產類型上市,公募REITs將進一步發揮盤活存量資產的作用,助力基建穩增長、提振民間投資。
以上為犀牛之星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