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匯隆活塞(833455)正式登陸北交所,上市首日上漲51.43%,全天共成交1.81億元,換手率91.68%,似乎再度燃起新股炒作的勢頭。
行情冷淡了一段時間,北交所的新股似乎要迎來轉機。
(資料圖片)
不管二級,打新市場上在企業有亮點的情況下,收益還是能收獲穩穩的幸福。在這個審核加速的時點,場內有意向打新的朋友,接下來大概有的忙了。
而打新中最重要莫過于選股,新股買不買,價格值不值是問題的關鍵,這部分極考驗投資者對是市場和個股的理解,當然也沒有什么規律可言,全靠個人投資修煉。
這次我們要討論的,是除了選股以外的最關鍵,所有打新人最在意的問題:新股什么時候賣能賣出最好的價格?
買對:新股首發市場行情
打新要在上市首日獲利離場,前提要選對標的,首發不破發是一切的前提。
從上半年上市的42家新股情況看,首發上市的新股概況如下:
從這個角度看,近半年來在北交所打新的幸福感還是蠻高,被套的概率只有不到三成。
除了破發率比較低以外,這批新股的換手率表現也比去年的35%左右的平均值高出不少,近半年新股上市當日的換手率為44.80%。
是新股質量有所上升帶來的變化?還是市場行情催化帶來的增量資金入場呢?
結合新股數據和市場行情看,兩者更像是相輔相成,但是后者的催化作用更直接。判斷主要基于此前我們曾統計過新股數據,得出過今年過會的企業體量和成長性要比去年同期要明顯好。
另外,時間線上統計來看,近半年首發換手率的上行、峰值、下行,似乎和曙光數創出圈后的板塊行情呈現正相關。
因為我們更傾向認為:北交所現階段IPO的高質量擴容和低估值定價,為新股打下較好的上漲基礎,所以在二級行情再起時,對新股也往往有很直接的推動。
大盤行情的上漲推動了新股的交投活躍度,會不會也因為二級的回落行情急速下降呢?
就近期上市的新股概況看,新股首發行情沒有受二級回落行情影響出現質的變化,從前面發行的例子匯隆活塞看,首發的漲幅和換手都維持二級行情高漲時的水準。
所以打新的朋友在選標的不犯明顯錯誤的情況下,首發打新獲利還是穩的。
解決新股市場的行情問題后,下一個問題來了,什么時候賣的獲利概率最大呢?
賣對:熱門新股分時解析
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傅,市場和選股奠定了買對的基礎,那什么時候賣才最合適呢?
就近半年上市的42家新股首發到目前的漲跌情況比較,假設首發當日就賣出,收益情況如下:
虧錢或者不賺錢的概率在38%,這種情況討論首發賣出沒有什么意義;有正向收益的為62%,首發上漲賣不賣,則還需要分情況討論。
打新一般有兩種選擇,即長期持有符合預期再拋出和上市當天即拋出兩種選項。
一類是行業新興,業績高速增長,滬深稀缺性高的新股,打新后即便市場認可漲幅高,后續也還是有很高的持有增長空間,像民士達、康普化學、曙光數創這類個股,首發賣出雖然也實現了收益,但比較可惜。
另外則是板塊發展的特有產物,為了不破發選擇讓利而出現高性價比新股。像近期額的像匯隆活塞,就是典型的低估值、小市值、流通盤小、價格便宜的新股,估值便宜加上炒作難度低,一般首發即高光,在后續業務業績沒有明顯拓展和增長的情況下,要再重現上市的熱度很難,所以首發賣出是綜合收益最佳的選擇。
當然,什么價格適合出手,是投資者個人預期的問題,上述的分類只是作為一種數據分析結果展現給大家。
但統計的斬獲正收益的新股中,截止目前最高價出現在首發當天日的有16家,也就是說近半年來打新,有接近一半的新股在當日賣出能盈利最多。
那么,首發拋出,如何保證自己能在首發賣在當日的最高點呢?
以近半年首發上漲的26只個股為例,當天的分時走勢數據,情況如下:
(標紅個股為最高價出現在首發以后,后續走勢交投熱度也較好的類型;標綠個股為最高價出現在首發當日,后續走勢乏力交投冷清的類型)
分類來看,那批首發即高光的個股(標綠)基本上市當日的最高價,沒有一家最高價是出現在開盤一小時以后的,并且其中有一半的企業,5分鐘內就出現了最高價了。
對于這部分個股,開盤5分鐘拋出有一半的概率能賣出最高價,如果對自己的判斷和標的走勢不確定,也可以再緩緩,但盡量不要超過開盤一小時這個界限。
標紅個股,即首發和后續二級場內都表現頗佳的標的,這類標的相對高價出現的是時間點比較分散,早盤午盤都有可能出現,從占比情況看,開盤30分鐘內賣能獲得相對高價的概率為40%,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個股最高價出現在午盤以后。
對于這類基本面優質走慢牛的個股,不管是想做長線靜待價值實現再出手,還是想在首發當日賣出相對高價,都不用太著急,持有時間可以拉長一些。
更綜合來看,從26家強走勢個股的最低、均值和中值參考:
或可將最低值作為入門標準參考,一般低于此值十分鐘內即可賣出沒有等的必要。
達到均值標準前后,就可準備賣出。
最高值,可結合當日板塊行情和漲幅情況,作為新股漲停的錨點,和上述平均值結合來看。
另外,在對比分析了5、15、30、60、120等不同時間段的換手率變化情況后,我們以15分為刻度,總結了26家個股的早盤分時數據:
分時來看,有沒有什么規律可言呢?
10:00至10:15之間或是一個相比差異較明顯的時間點。走勢較強的個股換手率在這個時點,換手率下降的速度較慢,絕對值約為2%,同比下降約36.4%;
后續走勢較弱的個股,在這個時間點的換手率下降速度更快,絕對值接近4%,同比下降約57.5%。
當然,這只是概率統計出來的結論,中間也存在一些新股盤中漲幅過大而臨時停牌,從而影響前后時間點的成交情況。
結語
信息量較大,我們再重新理理,如何賣出高點?
重點在于先識別新股質地——是否具備走出慢牛、以時間換空間的類型,則長期持有更能達到最高收益。
從上市首日走勢上看,這類新股即使30分鐘過后交投仍然比較活躍,換手率全天呈現規律下降的趨勢,不會在30分鐘過后突然縮量。
另外的低價股就要著急點,切忌貪心,上市后5分鐘前后,盡量不要超過1小時。對比臨停值和均值就可以看情況賣出,而從走勢上看這類個股的換手率沒有什么規律可言,大概炒作成分較高,所以買入賣出更頻繁。
但當然,總結到最后還是那句話,市場不是考試,沒有確定答案可尋,這些問題,和解出的規律,都是在多個條件約束下得到概率解。
市場沒有永遠的正確解,只有局部最優解,場內許多條件和因素會彼此干預。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搜集、總結,權衡如何盡可能用更少的代價接近結果,來更好地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