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地方征信平臺的加持,一家中小企業在銀行獲得一筆500萬元的信用貸款需要多久?深圳市遠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行科技”)得到的答案是——“幾秒鐘”。
“申請流程非常簡便,我們只是在手機上發起了授信申請,同時做了深圳征信平臺的查詢授權,沒想到立馬獲批500萬元的信用貸款。”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遠行科技負責人在手機上申請了微眾銀行科創貸款,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遠行科技只是深圳地方征信平臺服務的21萬余家企業中的一家。6月25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從深圳地方征信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暢通調研座談會上了解到,深圳地方征信平臺正式運營一年多來,已完成11.3億條涉企信用數據的歸集共享,促成企業獲得融資1205億元。
【資料圖】
今年是《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10周年。10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推進征信體系建設,征信在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抵質押物不足,信貸類征信信息缺乏,是限制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融資服務的主要堵點。
“為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我們組建專業團隊,系統化推進政務數據歸集治理工作,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之間的企業信用信息和相關經營管理數據,為企業融資增信增效。”深圳征信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征信”)常務副總經理劉振介紹。
據悉,深圳征信運營一年多來,已接入深圳市37家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的293張數據表,數據資產總量11億條,數據維度全量覆蓋深圳406萬商事主體,重點突破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等核心政務數據,還引入了18家商業數據源,構建了7大征信主題數據庫。
“通過地方征信平臺引入社保、公積金等政府權威部門的數據,能夠佐證企業真實經營情況,提高銀行對企業和企業主信用評估的精準度。”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科創中心副總經理付民說。
據介紹,深圳征信立足于銀行需求打造了30余款數據產品,面向所有銀行提供。目前已有51家合作銀行接入,11家銀行專線直連,累計產品調用量超2000萬次。深圳征信還推出數智決策服務。通過與銀行聯合打造創新實驗室或提供定制化服務,針對不同銀行風險偏好,為其提供風控決策支持,有效促進銀行客戶識別和信貸投放,做到“秒批秒貸、即貸即用”。
在標準數據產品、定制化服務、聯合創新實驗室三大征信服務模式上,深圳地方征信平臺于2023年初基于“數據+規則”驅動,在地方征信平臺數據底座的基礎上,進一步搭建了“深智融”融資服務模塊,通過廣泛接入場景及白名單推送,直接對接中小微企業,結合本地特色數據與銀行聯合打造創新產品,實現企業融資和信貸產品的精準匹配,降低融資交易成本,加快信貸產品創新,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
截至2023年5月底,深圳地方征信平臺已促成企業融資超1200億元,其中小微企業獲得融資占比達87%,有效發揮了信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以上為犀牛之星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