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之星6月5日訊,科達自控(831832)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6月2日接待了至坤資產、廣發資管、招商證券等3家機構的調研
(資料圖)
調研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
問題1:目前煤礦行業智能化持續增長,未來行業景氣度如何?
回答:就國家能源安全角度而言,我國資源稟賦具備“富煤、貧油、少氣”的特征,未來20年這一結構將保持不變;其次,煤炭既是能源,又是煤化工原材料,當作為化工原料的石油和天然氣供給不足時,煤炭將作為補充,即便日后新能源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煤炭依然是重要的資源和原材料;第三,智慧礦山行業屬于新興產業,自2020年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后行業發展迅速,煤礦特殊的生產環境和封閉場景對智能化技術要求較高,除系統集成、算法應用等技術工作,還需開發產品,產品具有增值空間。煤礦智能化企業的利潤空間比工廠智能化企業更大,同時該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競爭相對較低,因此未來智慧礦山行業前景廣闊。
問題2:未來煤礦行業智能化將達到什么程度?
回答:近年來煤礦智能化項目的實施水平逐漸提高,但整體滲透率較低。因實現全礦井智能化的技術要求較高,目前驗收通過的智能化礦井多為初級或中級,尚無通過驗收的高級智能化礦井。2020年國家發布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受疫情及技術儲備不足等因素影響,煤礦智能化第一階段的進度滯后。為推進2025年目標的實現,國家2023年年初出臺了《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進一步助推煤礦企業智能化建設的積極性。
問題3:煤礦行業智能化的難點有哪些?公司在相關技術方面有何優勢?
回答:煤礦智能化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技術難點——煤礦復雜的地質條件、特殊的生產環境和封閉場景要求其使用的產品需通過專業認證,對企業技術要求較高;第二,工藝難點——公司從事生產環節的智能化改造,煤礦復雜的井下環境對工藝設計有較高的要求,需適應不同的煤礦生產環境;第三,現場環境難點——煤礦智能化設備需要跟隨工作面的推進而移動,設備之間的聯絡應當既方便又具備高可靠性。公司深耕智慧礦山領域二十余年,對行業特殊環境和生產工藝有著深刻的理解,精通軟件及硬件研發,同時掌握強電及弱電技能。公司提出的“一體兩翼”商業模式,其中“一體”是為礦山企業提供個性化整體解決方案及智能子系統。系統由產品和軟件構成,我們從系統中提煉出通用性產品,將其打造為標準化產品,并在各個項目的實施中加以使用,同時對軟件部分進行適應性調整。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沉淀與創新,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控制模型、算法、平臺及通訊等,是為數不多的可提供全礦井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在提供煤礦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方面具有獨特的技術競爭力。
問題4:公司的智慧礦山行業知識儲備庫是否進行模塊化應用?
回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將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轉化為標準化模塊——產品,并將其進行不同的組合,從而提升礦山各生產環節的工作效率。公司為客戶提供的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M-CPS全礦智能化解決方案,分為四個層級:單元級、系統級、系統之系統級、系統之擴展級。公司將把CPS各個系統做成專門的子系統,既可單獨銷售,也能打包銷售。
問題5:公司未來訂單的毛利率情況如何?
回答:全礦井的智能化有40多項子系統,每一子系統的智能化建設中公司自有產品的占比不同,同時不同礦井每年的智能化建設項目不同,因此不同項目的毛利率水平也存在差異,整體而言訂單毛利率約為40%左右。公司正在不斷加強井下設備的開發力度,逐步提升自有產品的占比。隨著智能礦山市場型階段的到來,公司訂單毛利率水平將逐步提高。
問題6:隨著政策的驅動,華為等大型企業進軍礦山領域對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回答:由于智慧礦山行業備受關注,華為、中興通訊、新華三、百度、騰訊都紛紛進軍行業,這證實了智能礦山行業市場前景良好。受此影響,行業也將受到更多關注,這將進一步推動智慧礦山建設的進度。
問題7:目前智慧礦山行業的上市公司市值都不高,是由于行業壁壘不高導致的嗎?
回答:智慧礦山行業與其他工業智能化行業的智能工廠相比壁壘更高。受政策因素影響,2020年后智慧礦山行業初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容量還未達到峰值,因此業內企業規模較小。
問題8:煤礦智能化哪些環節壁壘更高?
回答:目前智慧礦山可以分為四個層面,政府監管系統、環境安全監測、信息化管理系統及安全生產環節的無人值守。前三個層面的技術相對較為成熟,能夠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安全生產環節包括了四十多個子系統,公司憑借對生產工藝的深刻理解、對生產環境的熟悉,并具備相應的設備開發能力,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控制策略,為客戶提供全礦井的智能化改造。
問題9:煤炭價格的周期性下降對煤礦智能化會產生什么影響?
回答:煤礦智能化的推進速度和煤炭行業的周期性變化存在一定聯系,但國家出臺了《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將煤礦智能化納入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范圍并將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提取費用由每噸30元提升至每噸50元,單個項目最高獎勵3000萬元,從而增強了礦企的智能化建設費用保障。此外,公司考慮到智慧礦山行業可能受到的大宗商品周期性影響,積極布局了智慧市政、物聯網+領域業務,推出城市立體式新能源充電管理系統及智能超聲波水表等系統/產品,對沖了煤炭價格周期性波動的風險。
問題10:根據相關政策文件,預計今年非煤礦山領域會有大動作,公司是否在相關領域進行了布局?
回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目前公司已有非煤礦山業務,但仍以服務大中型煤礦為主。首先,非煤礦山的生產環節通常也分為采掘生產、通風、運輸(提升)、供配電、防排水等,生產環節與整體管控環節整體上而言與煤礦礦山不存在重大差異。由于煤礦井下環境更為復雜,對于產品的技術要求總體高于非煤礦山領域,公司產品拓展至非煤礦礦山不存在重大技術障礙。其次,相對而言,煤礦體量較大,機械化程度較高,智能化需求也更大;非煤礦山對設備要求相對較低,安全壓力較小。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逐步拓展非煤礦山領域。